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人口14亿,而可耕地面积只占世界10%,需求满足占世界22%的人口的食物需求。因而,粮食作物消费平安问题对中国尤为突出和重要。
今年以来,由于受疫情影响,国内粮价有所动摇,并存在囤粮现象,随着全球疫情扩散以及我国南方洪涝灾祸的影响,今后我国粮食的供给和价钱走势会怎样?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讨所研讨员姜文来。
市场粮食供需处于紧均衡 粮价相对稳定
中国经济时报:近期粮食价钱呈现阶段性动摇,总体稳中上涨。您以为,将来影响粮价走势的国内、国际要素有哪些?
姜文来:粮价受多种要素影响,比拟复杂。总体上来看,在正常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是受供需要素共同影响,供不应求,粮食短缺,在缺乏国度激烈干预背景下,粮价就会上升,缺口越大,价钱上升幅度越大,相反,假如供大于求,政府不加以干预,则粮食价钱就会下跌,供给越充足,则价钱下跌幅度越大。假如供需根本均衡,则价钱就相对稳定。
国内、国际要素都不同水平地影响粮价。从大的方面来看,假如不思索国际政治要素,仅仅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来思索,也遵照供求规律。但是国际粮食市场总有国际政治思索,这样国际粮价人为的干预就很大,脱离供求规律也是常见的。
国内粮价受国内粮食政策影响很大,目前我国粮食产能稳中向好,多年粮食产量屡获新高,市场供需处于紧均衡,从整体状况来看,粮价相对稳定,没有呈现大起大落,这与我国粮食政策有亲密关系。
2018年,我国粮食最低收买价钱完成了调整,由托市价钱转向托底价钱,即由最低收买价高于市场价转向最低收买价对准粮食消费本钱价停止定价。托市价抬高了粮食的价钱,不能照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托低价能充沛发挥市场作用,当市场价钱低于粮食消费本钱价时,触发粮食最低收买价政策,国度指定的企业将依照最低收买价收买粮食,以保证种粮农民收益。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格局、中美关系持续慌张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留意的是心理要素对粮价的影响。由于大家担忧疫情影响,短时间内大量囤积粮食,会形成粮价因恐惧囤粮而短时间内大幅上涨,相似的状况过去发作过,将来还可能发作,我们要非常警觉。虽然我们粮食储藏机制为应对这种状况做好了准备,但尽可能不让这种状况发作,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以免形成社会影响和不应有的损失。
今年粮食总产估计和去年相当
中国经济时报:全球疫情扩散、南方洪涝会否影响整体粮食供给招致价钱上涨?
姜文来:今年的粮价走势遭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添加了最大的不肯定性。从国内状况来看,我们曾经克制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夏粮取得歉收,从粮食长势来看,假如没有大的灾情,秋粮歉收在望,今年粮食总产估计和去年相当,悲观估量高于去年,这就为国内粮价根本稳定奠定了根底。但国际市场不肯定性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什么时分能得到有效控制目前还是未知数,一些粮食出口国纷繁限制粮食出口,粮食进口国又增加粮食进口量,增大了国际粮食供需缺口,粮食价钱上涨是一种必然。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也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进口比拟大的大豆来说,影响更大些。
南方洪涝对我国粮食整体供给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更不会惹起粮食价钱的上涨。今年南方洪涝严重,是历史上比拟严重的一次,但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是有限的。从部分地域来看,受灾严重地域呈现一季绝收,大局部地域一季呈现减产,只是受灾的省份粮食产量会有所动摇,对全国的影响并不显著。1998年我国遇到了南北大洪水,灾祸严重,但当年粮食产量为51229.53万吨,到达当时历史最高程度,洪涝对我国粮食总产影响不大。当然,假如没有洪涝,粮食产量会更高。
大豆缺口问题亟待处理
中国经济时报:作为人口大国,处理百姓一日三餐吃饭问题是硬道理,目前我国三大主粮供需状况如何?由于受国际不肯定要素的影响,大量依托进口的大豆会否呈现供给短缺或价钱暴跌现象?
姜文来:玉米、小麦、大米是我国三大经济作物,特别是小麦、大米是我国的主粮。从总体状况来看,我国粮食供需虽然处于紧均衡状态,但稳中向好的趋向没有变,呈现短缺从而招致价钱暴跌的可能性十分小。我国玉米供大于求,进口率不到2%,小麦、大米自给率97%以上,进口率也不到3%,进口对其影响相对较小,这为我国粮食价钱根本稳定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我国大豆严重依赖国际市场。2019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810万吨,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求从国外进口,201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为8851万吨,进口量接近中国消费量的5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中国大豆消费量占全球的30%左右。大豆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肉蛋奶消费离不开蛋白质,随着人民生死水平的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成,人民对物质生活提出更高的请求,肉蛋奶的需求会更大。
据预测,我国将来对大豆的需求量也持续增加,在国内消费远不能满足需求的状况下,从国际上进口大豆是一种必然。过去我们大豆进口国主要是巴西、阿根廷和美国,这些国度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重,这或多或少对其大豆出口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目前中美关系持续慌张,从美国进口大豆也带来了很大的不肯定性,我们需求寻觅更多替代国来分散大豆进口可能带来的风险。
从总体来判别,大豆价钱会呈现稳中震荡态势,不扫除大豆价钱上涨的可能,对此我们要非常警觉,预防大豆价钱上涨可能带来的肉蛋奶价钱动摇,为“六保”“六稳”做充沛的准备。
更多资讯,请关注百川盈孚-行业大数据管理系统V2.0,采用全新智能分析系统,跟踪企业生产、库存及其变动、消费量、进出口数据、开工率、产能产量、出厂价格,不同地区市场交易价格、百川价格指数,并对产品未来价格走向做出精准预测,对行业成本、工艺成本、毛利润进行长期跟踪,让客户交易、研究有据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