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总体增加
饲用动摇较大
据理解,我国小麦终年产量在1.25-1.35亿吨,年度之间面积动摇不大,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地域。单产受自然灾祸影响大,年度间略有动摇。2020年国内小麦总产量1.34亿吨,同比增加65.5万吨,处于历史较高程度。我国小麦市场总体均衡有余,依据2015/16-2019/20年度产需结余状况可大致判别,正终年景我国小麦产需结余量在1500万吨左右。2020/21年度呈现“产缺乏需”既有玉米价钱上涨刺激小麦饲用增加,也有国度主动消化超期贮存小麦的缘由。
“从消费看,我国小麦需求主要包括食用需求、工业需求和饲用需求。食用需求相对稳定,年度间动摇不大,属于城乡居民刚性消费,数量在9000万吨左右;工业需求主要以小麦为原料消费淀粉、酒精、酿酒等,需求量小幅动摇,数量在1000万吨左右。饲用消费受小麦质量、玉米与小麦价差等要素影响,年度之间动摇较大,近20年在700-3500万吨之间动摇,年均匀1382万吨。因而,在小麦消费构造中,动摇最大的还是饲用消费。”王晓辉引见。
针对近年小麦进口,王晓辉表示,我国小麦种植种类主要为中筋种类,而进口多为高筋和低筋小麦。近20年我国小麦年度进口量在4.3万吨(2008年)-838万吨(2020年)之间大幅动摇,均匀进口量(2000-2020年)265万吨。参加WTO以来,我国小麦进口量从未超越963.6万吨的关税配额。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将来我国小麦进口仍将坚持一定数量。
玉米高位运转
带动麦价上涨
2020年6月,新小麦(国标二等,下同)开秤价2250-2330元/吨,同比高开50元/吨,8月涨至阶段性高点,比开秤初期上涨100元/吨,尔后高位趋稳。国庆节后,受玉米价钱“高开高走”影响,小麦价钱重启上涨态势,10月上涨50元/吨左右。由于最低收买价收买量大幅减少,小麦市场供给充足,11月、12月小麦价钱持续走弱,下跌30-50元/吨。
2021年1月以来,由于小麦价钱持续低于玉米,加之玉米价钱高位运转,带动小麦价钱上涨,特别是1月13日和20日两周,政策性小麦公开竞价销售根本“高溢价、全成交”。为此,1月27日当周小麦竞价销售买卖规则调整,参拍主体趋于理性,3月23日当周成交量降至100万吨左右。3月底小麦主流进厂价2500-2550元/吨,比节前降落50元/吨左右,同比上涨100-150元/吨,与2018年根本持平,总体属于恢复性上涨。
市场供应富余
小麦歉收在望
王晓辉表示,小麦作为两大口粮之一,库存充实、储藏充足、供应富余,可满足市场一年以上消费需求,保供稳市具有坚实的物质根底。“从种植面积方面看,黄淮海和西北地域小麦种植面积有所恢复,估计比上年增加300多万亩。单产方面,春节后北方冬麦区气温偏高,利于冬小麦平安越冬和萌动返青;降水明显增加,有利于增墒蓄墒,利于冬小麦生长。今年新小麦面积、单产和产量有望完成‘齐增’,歉收在望。”
关于今后一段时间的市场价钱走势,王晓辉以为,近期华北和东北两大主产区玉米明显上量,价钱高位回落。今年玉米产量有望恢复性增加,加上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饲用稻谷、小麦供给充足,玉米价钱走势趋弱,国内玉米远期期货合约价已降至2650元/吨以下,对小麦价钱拉动作用趋弱。新型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根本成型,小麦市场监测预警才能增强,调控的精准度进步;中央储藏粮“压舱石”和中央储藏粮“第一道防线”作用充沛发挥,调控的物质根底坚实;预期引导、储藏吞吐、产销衔接等调控手腕日益多样,调控的灵敏性加强。
更多资讯,请关注百川盈孚-行业大数据管理系统V2.0,采用全新智能分析系统,跟踪企业生产、库存及其变动、消费量、进出口数据、开工率、产能产量、出厂价格,不同地区市场交易价格、百川价格指数,并对产品未来价格走向做出精准预测,对行业成本、工艺成本、毛利润进行长期跟踪,让客户交易、研究有据可依。